【中舞网专访】七月春城的“诗情画意”,舞剧《杜甫》中的这些内容你都注意到了吗?

18-07-22 / - 人已看


7月13、14日,舞剧《杜甫》在春城昆明连续上演。作为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的优秀舞剧,《杜甫》无疑给广大观众带来了一顿文化艺术的大餐。“这是我看过的舞剧中最有诗意和画面感的,诗画结合得非常出色。”在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研讨会上,舞剧《杜甫》收获了这样的评价。

 
微信图片_20180722213458.jpg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最后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舞剧以杜甫诗篇灵巧地串起了舞剧的叙事,上篇有求仕行、丽人行、兵车行、难民行;下篇则从安史之乱、三吏三别到乡野忧思;此外还有序幕与尾声,这番见自己、见众生、见天下的诗史之旅,将在盛世长安向观众娓娓道来。

 

我们一起来细数,从舞剧《杜甫》中可以找寻到的杜甫诗句,看看这些你都能从剧中找到吗?

2018年7月13日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舞剧《杜甫》--重庆歌舞团有限责任 公司--阮坤瑾 摄.JPG

舞剧《杜甫》--阮坤瑾 摄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行》

“丽人行”应当是舞剧《杜甫》中最受瞩目的舞段之一了,描绘了杨贵妃和后宫佳丽出游的景象。服饰上,导演选取了宽松的衣服,更为符合唐朝的审美。服装颜色没有用传统代表唐朝华丽特征的元素和颜色,而是以素色营造出了一种奢华的大场景,反映了宫廷奢淫的状态。饰演“妃”的舞者拖着长长的衣尾背对观众走向台后一个回眸,惊艳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微信图片_20180713152354.jpg
舞剧《杜甫》片段《丽人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兵车行》

兵车行这段舞蹈来源于杜甫的诗《兵车行》。这段舞蹈极具力量感,动作却极为简单。硕大的车轮滚动上来,以大量重复一个顺拐顿肩的动作,配合节奏感极强的鼓点,来表现士兵前行的形态。“这个肩特别像是有人在后面推着他,他是被迫的。”总编导周莉亚老师说。《杜甫》的执行编导李超说,“在磨合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简单动率的反复比我们去编一大串内容要更有力量。”

 
EO5A7994_副本.jpg
舞剧《杜甫》《兵车行》片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一段情节很能反应两个杜甫之间的情感矛盾。杜甫应试不中,困顿长安,看到路边贫困潦倒的百姓,内心心生“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家国情怀。舞者们衣衫褴褛,一起聚向杜甫,杜甫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这一段运用了两个杜甫,一个杜甫是现实中的杜甫,他静立田野之中爱莫能助,另一个杜甫是他的内心写照,他在舞台上抓狂奔跑,懊悔自己无力改变这民间疾苦。

 
EO5A8022_副本.jpg
舞剧《杜甫》剧照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一情节主要是杜甫和妻子的双人舞。妻子从杜甫身边走过,因为太过悲伤而没有看见杜甫。杜甫一把揽过目光呆滞的妻子,妻子倒在杜甫肩头就开始痛哭,身体因为太过悲伤慢慢瘫软到地下。因为需要用无声的肢体将故事情节表述清楚,很考验两位舞蹈演员的表现能力。很显然,李庚和李艳超两位舞者做到了。

微信图片_20180722214239.jpg

 《杜甫》剧照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这段描述了杜甫出世回家的场景。与反映大唐盛世和衰落的情节不同,这一段难得的轻快活泼。杜甫回到家,与乡亲们一起在田间插秧,与妻子恩爱逗趣。舞蹈通过插秧、甩袖子跳跃等动作展示了播种的希望之景。编导设置了三对夫妇:一对互相埋怨的老夫妻,一对辛勤工作的中年夫妻,一对恩爱甜蜜的新婚夫妻,极具生活化,营造出一片祥和之气。

 

EO5A8091_副本.jpg

  《杜甫》剧照

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一生作诗上千首,舞剧《杜甫》背后所涵盖的远远不止上述几首。不过,《杜甫》所带给观众的远不只是他的几首诗词,更是诗人身居草莽而兼济天下苍生的理想和情怀的展现,背后映照出的,是整个大唐的荣辱兴衰。总编导韩真说:“剧中诗歌与舞段的对位,并非简单诗与舞的对位,其实是从诗歌中窥探到当时杜甫内心的真正感受。”

 

微信图片_20180722215006.jpg

 舞剧《杜甫》剧照


除诗词场景的展现外,为了表现整个朝代的兴衰,舞剧《杜甫》在运用道具写意上也别有用心。据总编导周莉亚介绍,背景道具那个巨大的红色官服代表了鼎盛的皇权,官服褪去红色慢慢降到地上,也象征着皇权从至高无上到没落的过程。舞剧上半场舞台最上方悬挂的宫殿,同样是阶级和皇权的代表。在整部舞剧中,宫殿经历了一个从最上方降落至最低处的过程,象征了王朝的衰落。总编导韩真说:
宫女的形象象征着国家的立柱,后面身子垮下去的那一顿,代表着朝代的崩塌。”

微信图片_20180722215010.jpg

 舞剧《杜甫》剧照


本剧的一大亮点之一就是选用了李庚和李晋这对双胞胎演员,去诠释现实中的杜甫和内心的杜甫两个角色。对于这种别出心裁的设置,总编导韩真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在镜子里都能看得到自己,我们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要时不时照照镜子,看看自己,这是一种‘自省’的概念。”

EO5A8025_副本.jpg

舞剧《杜甫》剧照

 

编导之一的周莉亚分享了这样一段话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杜甫以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震颤国人千百年!终其一生,他以其忧国忧民、仁民爱物的家国情怀,指斥贪腐、悲悯贫苦,不虚美、不隐恶,纵使直言失官、贫不克葬,也以其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与担当,直面社会黑暗、痛陈时弊,为后世留下了1500余首悲天悯人、感时伤世的诗歌,忠实记录下大唐由盛及衰的历史面貌,无愧“诗史”之誉。

重庆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7月13日舞剧《杜甫》-李嘉娴 摄 (15).JPG

舞剧《杜甫》——重庆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李嘉娴 摄

据周莉亚老师介绍,舞剧《杜甫》今年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截止当前已经在全国上演了60多场,这次来到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之前一个月又对内容进行了修改调整。由于《杜甫》所映射的厚重的文化背景,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令人难忘的舞美,这次展演还吸引了很多粉丝观众从外地专程赶到昆明。7月21日、22日,舞剧《杜甫》在北京天桥剧场已与观众再次见面。

 

 
中舞网采访视频
编辑:刘逸凡


更多精彩推荐:

一个人笔下的唐朝:舞剧《杜甫》在云南艺术学院上演
【中舞网专访】11位主创现身昆明,为您叙述他们心中的“天路”......
【中舞网专访】舞剧《家》春城上演,看主演如何重释经典
【视频精选】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舞蹈节目展

舞种/兴趣技能: 舞蹈相关
求视频课
求配套用品
求线下课
说点儿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