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蹈的种类及其文化史上的地位

11-06-23 / - 人已看

  (一)古代宫廷舞蹈

  所谓古代宫廷舞蹈并非产生于宫廷,而是指进人宫廷(包括上层社会)、服务于宫廷的舞蹈。宫廷舞蹈的范围也很广,譬如祭祀舞蹈、仪礼舞蹈、巫术舞蹈等等,这里主要指宫廷宴乐舞蹈。

  宴乐舞蹈是供作欣赏娱乐、具有表演性质因而具有艺术品格的舞蹈,这类舞蹈的系统,就是历史文献上一直被儒礼所排斥的俗乐舞。

  原始时代舞蹈还是氏族的集体活动,是祭祀祈攘的一种手段,还不是自觉的娱乐。阶级社会形成后,统治层和占有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样,也垄断了文化,占有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舞蹈的性质和功能也由此起了变化,逐渐分类定型,成为不同的规范和模式,有了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的区分。宫廷因为掌握着社会财富的支配权,可以自由征调民间的一切据为己有,并将自己享用的一切提到最高水平,因此原在民间的舞蹈一旦进人宫廷,便在宫廷取得了或由宫廷促成了专业化的条件,出现了由宫廷供养或依附宫廷的专业人才。古代交通闭塞,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文化的交流十分困难。宫廷则有采撷民间各地艺术的方便,《诗经》中从各地搜集的 “风”;周代供奉于宫廷的四裔乐舞;汉立乐府广收赵、代、秦、楚各地的民歌民谣音乐舞蹈都为宫廷舞蹈取众之长融会贯通创造了条件。同时,民间艺术一旦进人上层社会,又必然受上层社会审美观念及其文化教养的影响,每每赋予舞蹈艺术以较高的品格和气韵,文人学士也参予制作,加上戚夫人、赵飞燕、绿珠、音娘、杨玉环等皇室贵妇宠妾的习艺倡导,宫廷舞蹈便在历史上率先发展,具有最高的水平和成就,影响到当时舞蹈文化的发展动向和潮流,成为古代舞蹈文化的箐华。所以,宫廷舞蹈应该是历史上古典舞蹈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宗教舞蹈

  古代宗教造就了一种宗教艺术—其中包括舞蹈,并给舞蹈注人了特殊的文化气韵。东南亚诸佛教国家较为明显,娱佛和宣扬佛法的宗教舞剧、宗教舞蹈,或者狞厉— 用以威慑人心,或者典雅温和—用以净化人心,或者辉煌富丽—用以宣扬极乐世界的华贵温馨,从而形成庄严、典雅、华贵以及狞厉的各种风格,不仅在宗教信徒之中,即对世俗也有着十足的经典气味,影响着那些国家的民间舞蹈,或者对民间舞蹈有一定的概括性。

  我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儒、道、释和传统巫教的混合体,与古代欧洲、中东宗教至上不同,与东南亚佛教尊为国教,艺术必须挂上宗教色彩才能存在、发展也不同;佛、道两教更迭兴替虽然在历史上也间或定为国教,却始终不能凌驾于儒教之上。而儒教注重的是国家的典章法度,刑政礼乐的基础是伦理纲常,舞乐但求仪礼化,强调其政治功利,对艺术的娱乐功能却极为排斥,而佛、道两教和多种拜物的巫教,则既求影响上层又把触角伸向缺少文化的落后农村,占据广阔天地,并且利用艺术宣传普及教义争取信徒。因此古代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有寺、观,都有宗教的雕塑、壁画,并有宗教剧、宗教舞蹈、宗教音乐,从而形成为势力雄厚的宗教艺术。同时,佛、道一旦取得宫廷的信仰和支持,宫廷还会提供活的“伎乐天”,活的“瑶台仙子”,既用以婆婆娱神,也由“人主”分享,佛、道自己也有从艺的沙门与道士。

  古代的巫也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有的由宫廷豢养,有的即使在民间,由于职业化的需求,促使古代的巫创造了多种娱神、象神的舞蹈形式,对古代舞蹈的风格、气韵、动作规律都有巨大的影响。

  总之,宗教在任何一个民族的古代社会中对艺术都有深远的影响,宗教利用了艺术,也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并在历代造就了

  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人才。特别是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戏剧这几门艺术,历史传统中都难以排除宗教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儒礼是造就庄严、古板、往往流于迂腐,因此艺术难以在儒礼的庇荫下生存。而古代宗教,也许正由于它的离奇荒诞而具有思维的活跃因素。历代农民起义都带有宗教色彩并不是偶然的,它也繁荣了古代的艺术,所以宗教舞蹈在形成古代舞蹈规范和审美传统方面提供和输送了条件。宗教舞蹈是古代舞蹈文化中的一个侧面,因此,也应该划为古典舞蹈。象西藏和内蒙古,寺院中流传至今的古老宗教仪式中的跳神、跳鬼,它们的形式、内蕴都是典型的古代宗教舞蹈遗存,归做民间舞蹈是不恰当的,它们都应是中国古典舞蹈。

  (三)戏曲舞蹈

  中古后期,城市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一部分民间艺术和一部分沦落于宫苑之外的宫廷艺术,形成为市民艺术从而走向商品化,出现了靠卖艺为生的职业艺人层。职业艺人之间的竞争,勾栏瓦舍与宫廷艺术之间的竞争,舞蹈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的竞争,促使舞蹈面临新的抉择,要想适应城市的市民趣味,必须创造新的生存条件。宫廷艺术的豪华,村民艺术的粗糙都不合城市市民胃口,加之以宋元之际民族矛盾日益激烈,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层的腐败贪婪又造成阶级矛盾的尖锐化,频繁的农民起义意味着下层干政的要求。在这种时候,宫廷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朝不保夕,无暇也无心尽日歌舞升平,南宋取消教坊,宫廷舞蹈随之衰落。形势要求出现能以针贬世态人情、表现力更强的新形式、新品种,舞蹈、歌舞、音乐、演唱、百戏、滑稽戏只有熔于一炉才具有更强的表现力,而且只有打破宫廷的、市民的、村民的、宗教的、世俗的各种珍域,使得各个阶层都能接受,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艺术的商品价值,这样就形成了中国所独有的古典戏剧形式—戏曲。戏曲吸收宫廷的、民间的.、宗教的各种舞蹈,并按照多种艺术形式综合统一的要求予以发展变化,形成为从属于戏剧的一个新品种、新形式,与前代既有历史传承的因袭关系,又在风格上独树一帜,成为明清时代与民间舞蹈、宫廷舞蹈并存的,代表市民文化的一种古典舞蹈。

  以上列举的,是历史上古典舞蹈的种类,主要是宫廷舞蹈与宗教舞蹈两大类,而其范畴则包括着历史上每个时代的宫廷、宗教舞蹈,如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因为每个时代之间虽有继承的关系,却又分别有各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和不同的成就。隋唐不能代表两汉,两汉也不能代表先秦。犹如古典诗歌之有唐的律诗、汉魏古体、先秦的诗经、楚辞,以及李、杜、三曹、屈、宋各代表一个时代的成就,而且还应该包括历史上曾经建立过政权的兄弟民族中的宫廷舞蹈和宗教舞蹈。戏曲舞蹈,则仅是明清这一时代的。在舞蹈史中,是单一种体裁,犹如古典诗歌之外还有宋词、元曲。词,曲是诗的变体,戏曲舞蹈也是舞蹈的一种变体。

舞种/兴趣技能: 古典舞
求视频课
求配套用品
求线下课
说点儿什么吧~